close
  端午节两村村民“克仗”的小山 ■本报记者 王洁 摄   端午节两村村民“克仗”的小山 ■本报记者 王洁 摄

  阜新、锦州相邻两个村庄的习俗流传2000多年 曾演化为恶斗

  晨报讯 (记者 王洁)吃粽子、佩香囊、挂艾叶……这些都是过端午节的习俗。而阜新市跟锦州市相邻两个村子的村民庆贺端午节方法却十分特殊。

  端午节这一天,两个村的全村男女老少上山以“石”相见。当地人管这种行动叫“克仗”,俗称“玩玩”。

  克仗前先由男孩子叫阵

  6月24日下战书,记者在79岁的罗显明老人陪伴下来到阜新市阜蒙县富荣镇王四营子村。

  阜新处所有名历史学者罗显明老人说:“端午节这天,两村村民‘克仗’是一独特的民俗,史料考据已经流传2000多年了。”

  据介绍,这俩村相距不到3里地却归两个市管,一个是阜新市阜蒙县富荣镇王四营子村,一个是锦州市黑山县芳山镇四方台村。“两个村庄旁边有个小山区连着。每逢端午,这两个村落的村民都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来渡过端午节LV皮夾。”罗显明手指着村西北方向的一个看似马鞍子的小山说LV2012官方kason新款目錄

  72岁的李红久老人对记者说LV官方網,记得从太爷那辈就开始“克仗”了,每年的端午节都比过年热闹,家家都筹备不少吃喝的,接待远道来看“克仗”的亲戚。

  亲眼目击过“克仗”全进程的罗明显白叟先容“克仗”的惯例是凌晨先由十二三岁的男孩们彼此“叫阵”LV官方網,边叫边扔石头,10点当前小伙子们陆续把“少年队”换下阵来,开端正式“克仗”。

  11点过后,双方主动停克,各自回村吃过节饭。下午2点以后,全村停犁、挂锄,有些贸易门点也关了门LV包包,通向马鞍山、望宝山的村边各条小路出现男女人流,朝着各自的前沿涌去。濒临两山的冲沟,人流又各自分成两支。一支是妇女们和年长者顺山坡登上山顶,另一支是年青小伙子们顺山坡走向冲沟边,开始对阵相克。

  罗显明说,双方都有本人的“镖头”,即最能克者。普通能克者在最前面,次者为第二梯队,再次者为第三梯队LV包包。第三梯队大都由年纪偏大者和局部妇女组成,负责运送投掷用的石头lv2012女王新款目錄。人群跟着“克仗”的队伍前进与后撤,在冲沟两侧忽前忽后。沟间有一眼淌着涓涓细水的小泉,哪方把持这个小泉哪方就得到了饮水的机遇,这时挥汗如雨的人四肢趴俯着,吮吸着被人们踏浑的泉水。正常下昼4至5点涌现“克仗”热潮。

  端午节警察站岗看村民上山

  罗显明说,俩村的村民多有亲戚关联,可到端午节这天LV手錶,不分民族lv2012女王新款目錄,不分亲疏,只有你站在那个步队里,就是亲爹站错队也得挨克。山坡上充满“飞来石”,这些石头在这一天里要被往返扔多少十次,甚至上百次。石头被一代人又一代人扔来扔去,据说有了灵气,多年来有克残的,没有一个克逝世的。被克伤残的无悔无恨,不报官、不索赔、不记仇、不报复。第二天,两村间所有都恢复昔日的安静,似乎什么事件都不发生过似的。

  罗显明说,本来的“克仗”只是两村村民以石为兵,互相攻占对方的山头,如不尽兴,双方磋商再拉开必定间隔,开始再一轮的“克仗”。近些年来“克仗”产生了很大变更,已远远超越了当地人说的“玩玩”的初衷。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用棒子,80年代有人身带刀具,90年代炸药枪和高压气枪呈现在“克仗”的人群中。因而,大概十年前这种习俗被制止。后来零碎的也有人偷着玩,近一两年初于被彻底遏制。

  47岁的王四营子村村民李俊文说:“上午,村口的山坡上还停着两台警车不让人上山,管得严,打不了了lv蜜語包包。我15岁就随着大伙上山‘玩’,热烈的时候LV2012官方kason新款目錄,两伙人拉锯式地追着撇石头打,石头就像雨点一样打过来,稍不留神就会被飞石打得头破血流。”

  “克仗”风俗传播2000多年

  罗显明介绍,“克仗”之俗应与汉代朝廷命官甘延寿任辽东太守带兵戍边的遗风有关,距今已有2000多年LV手錶。据《汉书》记录,甘延寿“投石拔距绝于等伦,尝超跃羽亭楼lv蜜語包包,由是迁为郎”。应邵注曰:“投石,以石投人也,拔距,即下超跃羽林亭楼是也”LV皮夾。这是说甘延寿以石头为攻打兵器,抛得高,撇得远,打得准,投出的石头高度能够超过宫墙上的羽林军的护卫城楼,是个别人达不到的。他也因此很快升任为辽东郡太守。

  汉代时代很重视屯戍兵民的武术训练,甘延寿用自己的投石特长一年年一批批地练习守边的军民,使投石成为马鞍山一带的主要防守手腕。

欢送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分享到:
微博推举 | 本日微博热门

Related articl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554gf13agv 的頭像
    h554gf13agv

    h554gf13agv的部落格

    h554gf13ag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