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提醒 龙年春节七天长假邻近序幕。节日期间,在微博和论坛上,网友纷纷上传全家福照片和视频,争“晒”回家过年的幸福。不少网友还在网络平台上“一呼百应”,给亲朋挚友拜大年;而陪同全国观众度过30年的荧屏“年夜饭”――春节联欢晚会,也成为不折不扣的热词。
此外,扎堆出身的龙宝宝、PM2.5与爆竹、压岁钱“通胀”等也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热词1
调侃春晚
赵本山“退役”了,王菲“跑调”了,刘谦魔术又被“揭秘”了,刘欢歌词竟然“淘宝”了,机器人跳舞“卡壳”了,植入广告“失落”了……今年“三十而立”的央视春晚,仍然是网友七嘴八舌的热点话题。
不少网友对“向广告说不”的央视春晚拍手叫好,认为“少了点钱味,多了点年味”。但也有不少网友热衷于“挑刺”春晚,比方歌手走音、成语犯错……
网言网语:固然央视春晚引入了不少网络语言,但“80后”“90后”更爱一边看电视,一边到论坛和微博上调侃春晚。网友留言,“央视春晚始终被关注,从未被超出”,“没上网点评春晚,就即是没看过春晚”。
专栏作家易鹏在微博中说,春晚语言类节目简直全军覆没,是因为在微博时期语言已经“3.0版”了,而春晚还停留在“1.0版”。
记者点评:走过30年的春晚,连续取得国内外华人高度关注。对良多中国老庶民来说,全家围坐看春晚已成为一种新民俗,是大年节夜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涯之一。爱也好,恨也好;传统也好,网络也罢,春节文化风俗正一直与时俱进。
热词2
微博拜年
跟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逐渐遍及lv蜜語包包,微博、飞信、微信等网络新平台崛起lv2012女王新款目錄,时下很多“80后”“90后”年青人开始过起了“网络春节”。
“年味”最浓是亲情。辞旧迎新之际,晒全家福照片和视频,成为今年微博、论坛的一大潮流。
在新浪微博上,晒团聚照片的运动得到了超过41万网友的踊跃响应,不少网友还对自家的年夜饭进行了“微博直播”,每道菜都不错过。而在腾讯微博上,截至大年初五,腾讯微博拜年话题量已经冲破了910 万条,比去年同时光话题量回升逾400%,而与春节相干的信息则多达2100 余万条。
网言网语:晒幸福和送祝愿是春节期间论坛和微博的主流。湖南网友“净静素荷”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年夜饭和全家福:“由于八十高龄舅舅的参加,咱们的团圆显得更加热闹而温馨。自妈妈逝世当前,七年来姐妹兄弟第一次这样齐刷刷团圆一起吃年夜饭。”
记者点评:对在外的游子而言,“常回家看看”是最大的幸福。数千年来,中国人讲求的就是“合家团圆”,即便有了互联网、有了高科技,孝顺父母、友好亲朋的传统美德,也不能丢。当“亲情”插上网络的翅膀,传统佳节变得更有人情趣了。
热词3
龙宝宝扎堆
在中国传统文明里,十二生肖中的“龙”,象征吉利、尊贵,在龙年生个健康的龙宝宝成了不少家庭的宿愿。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迎来“龙年婴儿潮”,仅上海一地初步估算,就有望出生约18万名龙宝宝。
早在2000年千禧龙年、2007年的“金猪年”、2008年奥运年等都曾涌现生养高峰。但看似能带来好运的生育计划,也孕育着各种育儿懊恼。
2000年出生的千禧龙宝宝们,比拟其余属相的孩子,更容易遭受“入学难”等困境,长大成人后,就业、匹配等也面临更庞杂的“同龄竞争”压力。
网言网语:不少网友对龙宝宝高潮“泼冷水”,倡议“为了宝宝的前程,仍是不要扎堆生。”网友“曦弦月”留言,从孩子的角度说,龙年诞生孩子多,升学竞争就更惨烈。
记者点评:“婴儿潮”不仅波及个人和家庭,还涉及社会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供需关联。龙宝宝扎堆景象也提示各级政府部分,要依据人口变动法则,防患未然,尽力减少“婴儿潮”将带来的社会资源缓和。
热词4
PM2.5与爆竹
来自北京环境掩护监测中央的数据显示,23日(农历正月初一)凌晨,位于车公庄地域的PM2.5试验性监测点浓度达到峰值1593微克/立方米。
大年初五是家家户户“迎财神”的日子,从26日晚间开始,烟花爆竹声音彻上海。沪上环保部门数据显示,27日清晨0点到1点这一个小时中,PM2.5的浓度一度达到362微克/立方米,超过了除夕夜。
网言网语:有名作家郑渊洁节前在微博上呐喊:在2012年春节期间北京五环内禁售禁放烟花,他发动的超过10200人加入的投票中,也有59.5%的网友同意市区禁售禁放烟花爆竹。
然而,因为所谓传染就制止放烟花的主意也受到不少网民反对。新浪网友“c37x”认为:“春节期间燃放烟花是中国的最古老传统,不放烟花一点过节的气氛都没有,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辈只能在电脑和电视里看到春节放烟花是什么样子吧!”
记者点评:抛开环保跟民俗之争,网民“陈泽乐”说得好:祝贺大家在重视空气环境维护的同时,过一个热烈祥和、年味儿十足的春节,让传统与发展的联合变得更加完善。
热词5
压岁钱“通胀”
随着生活程度进步和物价上涨,今年春节,不少网民发明红包也“水涨船高”了。在一些大城市,压岁钱的“起步价”已经达到了500元,动辄上千的也不稀奇。更有网友自曝“24小时内收到了5万多元压岁钱”。
宁波网友“lrtfp2007”在论坛上“晒”出了自己的压岁“暴富”阅历:在回到慈溪老家的24个小时内,一家三口收到了5万多元压岁钱。他感慨“不拿不给体面”,可是拿了钱,等到了敬礼的时候,本钱比银行还高。
网言网语:某门户网站上超过1200名网友参加的投票显示,面对“来势汹汹”的“压岁钱”,33.2%的网友以为压岁钱“很有过年氛围”,但也有21.9%的网友觉得焦急,感到“当初的压岁钱已经走味了”。
记者点评:对许多人来说,压岁钱变得“繁重”,除了攀比心理作祟,也是难过“人面、情面、局面”三关的一种表示,该到了给红包减负的时候了。
热词6
“亲,你回来了吗?”
“亲,你回来了吗?”“返程高峰,一路顺风lv新款3折賣。”春节长假临近尾声,自农历正月初四,全国各地陆续呈现春运返程客流高峰。
国度有关部门预计,2012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有望达31.58亿人次,超过2011年。全国假日办发布的信息显示,长假最后一天(28日)返程客流将到达节内最高峰。根据客流需要,铁路部门打算加开客车672列。
网言网语:长假后半段,一些门户网站在论坛上发起了关注返程高峰的话题,不少网友随即跟帖,大局部网友对回家过年才短短七天,表现流连忘返。一些论坛和微博平台还发起了“返程顺风车”、网征“拼车”、顶峰路段“直播”、“返程气象小贴士”等爱心活动,通过互联网分享返程信息。
记者点评:中国商定俗成的“春运”,已成为世界上短期内人口大范围挪动的经典案例。借助互联网及时、透明的信息宣布及监视功效,我们期盼龙年春运安全顺利渡过返程高峰,服务品质更上一层楼。
据新华社上海1月28日电
链接
节前热词
热词一:12306网站
今年春运开端,负责火车票网上订票的铁路客户服务核心网站www.12306.cn访问量排名从3个月前的第1059位跃居目前的第115位。仅1月9日一天,12306网站独破用户访问比例,已占到寰球的0.86%,3个月拜访增速达627.5%。
但因为事先筹备不足,12306网站在春运售票阶段多少近瘫痪。成功购票的网友纷纭在网上献计献策,分享自己的成功教训。其中就有一名胜利订购6张车票的网友,在小百科网站“火车票百科”站点分享本人的购票心得,为众网友支招。
面对质疑,铁道部公然回应已启动设计新一代体系,将从基本上解决网上订票难的问题。
热词二:恐归族
节前,忙了一年的人们手提大包小包回家过年。但就是有这么一群人年末不乐意回家过年,被人称为恐归族。
凡人眼里“恐归族”有那么一点冷血,甚至还轻易和不孝牵扯在一起。但对“恐归族”来说,胆怯回家切实有太多的理由,如:道路遥远、假期太短、年底回家各种开销加大、怕被催婚等。
热词三:曲线回家
“曲线回家”的由来是今年春运期间一个在北京工作的白领,为了从北京回昆明,因为直飞航班一票难求,居然先“借道”曼谷,而后再转折回家,全程的价钱与直飞持平,而且顺利买到两段的机票。这样一个曲线回家的案例成了不少异乡客的话题。
过年了,不什么能够挡得住想要回家的人们,去年有“单车回家”、“摩托车回家”,今年有“曲线回家”,信任明年异乡的游子们还会有更多的方法“回家”。